服务热线
0572-26670979
湿法主要通过挤压使浆料充分渗透到非织造布间隙中,然后将该非织造布致于凝固浴中,利用“DMF-H2O”体系混溶使得 DMF 不断从树脂溶液中进入凝固浴,同时水则进入基布中使 PU 逐渐由溶解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最后形成固体膜。在该交换过程中由于助剂的调节作用及聚氨酯的收缩会形成大量微细孔,得到具有连续多孔层的多层结构体,所以湿法生产的合成革具有良好的透湿、透气性能,手感柔软、丰满、轻盈,更富于天然皮革的风格和外观。
参考配方
聚氨酯合成革基本配方及工艺条件:
面料PU 100 干燥温度90-l00℃
MEK:丁酮 20 干燥时间1分钟
DMF:二甲基甲酞胺 20
着色剂 12
底料:PVC 100
DOP 55
DBP 12 塑化温度200℃
碳酸钙10 塑化时间1分钟
稳定剂3
氧化锌 5
发泡剂AC 3
颜料 1
影响PU合成革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树脂、溶剂、离型纸、布基、着色剂的选择,另外工艺条件如:固含量、粘度、涂饰量、温度、烘箱中风量、生产速度、贴布闻隙、环境的温度、湿度、灰尘含量等均影响PU革的质量。
其他相关
水性聚氨酯合成革
一般来说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性能 [1] :
(1) 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分散液必须与同各种助剂、色浆等有良好的相溶性和配伍性,易于使用;配置好的的浆料在贮存期内不能有分层或破乳现象而且必须有较长的存放期。这就要求水性聚氨酯必须高度稳定。
(2) 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的抗粘防粘性必须优良,以防造成成膜剥离困难和产品堆放时局部发生粘结而影响品质。对树脂的具体要求就是将制作好的胶膜放在50℃的烘箱内压50g重法码,24小时内不发生粘连即可。
(3) 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的流平性、铺展性必须良好,否则浆料刮涂在离型纸上后会有条纹或穿孔等不良现象从而导致烘干后的胶膜上留有裂纹、缩孔、针眼等瑕疵影响产品的美观。
(4) 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必须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这就要求聚氨酯膜浸在水中不会发生变形、泛白等。对于合成革来说,特别是用来制作鞋、服装、手套等易接触到水性物质(雨水、自来水等)的制品的合成革,如果所使用的水性聚氨酯膜遇水就变形、发白甚至是力学性能下降,那么产品就达不到实际消费标准也就失去了实际的应用意义。而且合成革在生产过程中大部分服装革、箱包革等要经历水揉纹操作,如果涂饰的聚氨酯膜的耐水性能不好,轻则花纹不饱满外观不理想影响仿真效果,严重则会导致破皮等问题。
(5) 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需要能满足机械化大生产的要求,合成革的生产是连续性的流水线操作,这就要求所使用的树脂不但具有良好的黏度和相对持久的粘接性能,同时要易于干燥,这样才能保证树脂与基材的贴合不影响生产效率又易于工艺控制。干燥速度控制对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生产是一大难点,因为水的挥发速度比大多数有机溶剂慢,并且生产中干燥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膜的表面平整性。这就对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的材料选择、工艺配套及生产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
发展方向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人造革、合成革主产地逐渐由欧美向亚洲地区转移。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渐成生产人造革、合成革产品的制造中心。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拥有劳动力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则是下游需求的增长。
近几年来,国内人造革、合成革行业产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行业升级速度加快。在发展过程中,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缺口较为突出。一方面,PVC人造革和PU合成革产品比重过大且以普通产品为主,种类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附加值低,呈现出明显的供过于求状况,企业以价格竞争作为主要竞争手段。行业内企业整体议价能力较弱,不能有效转嫁快速增加的原材料成本,整体利润水平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尽管国内超细纤维合成革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实现产业化生产,且差异性、功能化和高端产品产量有限,而市场需求却在高速增长,产品供不应求,每年即使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大量进口,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Copyright 2019 浙江谦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9050343号-1